---
### **一、清洁与消毒步骤**
#### **1. 预处理**
- **检查完整性**:确认防护帘无破损(尤其是铅层),否则需先修复。
- **除尘**:用软毛刷或吸尘器(低吸力模式)清除表面灰尘,避免摩擦导致涂层磨损。
#### **2. 清洁**
- **中性清洁剂**:
- 用 **pH中性清洁剂**(如医用器械专用清洁剂)与温水混合。
- 软布或海绵轻柔擦拭,避免浸泡或用力搓洗。
- **禁用**:含研磨剂、强酸/碱(如漂白剂、盐酸)的清洁剂,可能腐蚀表面涂层。
#### **3. 消毒**
- **推荐消毒剂**:
- **75%医用酒精**:喷洒或擦拭,作用1-3分钟(需远离明火)。
- **季铵盐类消毒剂**(如苯扎氯铵):对金属腐蚀性低,按说明书稀释使用。
- **过氧化氢(3%-5%)**:擦拭后需用清水再擦拭,避免残留。
- **不推荐消毒剂**:
- **含氯消毒剂**(如84消毒液):可能腐蚀铅层外的防护涂层。
- **醛类消毒剂**(如戊二醛):刺激性大且可能使材料变硬。
#### **4. 冲洗与干燥**
- 消毒后用 **无菌水或蒸馏水** 擦拭去除残留。
- 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(避免暴晒或高温,可能导致涂层开裂)。
---
### **二、关键注意事项**
1. **铅层保护**:
- 铅芯遇潮易氧化,清洁后必须彻底干燥。
- 若防护帘有外层防水膜,消毒时避免使用脂溶性溶剂(如丙酮)。
2. **频率控制**:
- 日常低风险区域:每周1-2次清洁。
- 高频接触或污染区域:每日消毒,但需缩短单次消毒剂接触时间。
3. **测试兼容性**:
- 首次使用新消毒剂前,在角落不显眼处小面积测试,观察是否褪色、变脆或起泡。
---
### **三、消毒剂对材料的潜在影响**
| **消毒剂类型** | **风险** | **适用性**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75%酒精 | 可能使某些塑料变脆(长期使用) | 短期适用,避免频繁 |
| 季铵盐类 | 低腐蚀性,较安全 | 推荐 |
| 过氧化氢(低浓度) | 可能漂白颜色 | 需测试后使用 |
| 含氯消毒剂 | 腐蚀涂层、加速铅氧化 | **禁用** |
---
### **四、特殊场景处理**
- **血液/体液污染**:
1. 先用吸湿材料清除污染物。
2. 用含酶清洁剂预处理,再按上述步骤消毒。
- **霉菌滋生**:
使用稀释的 **过氧乙酸**(0.5%以下),处理后彻底冲洗。
---
### **五、维护建议**
- 定期检查防护帘的铅当量(每年一次),确保清洁消毒未影响防护性能。
- 破损或老化的防护帘应及时更换,避免消毒剂渗入铅层。
遵循以上方法可有效平衡消毒效果与材料保护。实际操作前,建议咨询防护帘生产商提供的技术手册。